中華青年人才培育協會
  • 首頁
    • 最新消息
    • 歷年活動
  • 志工資訊
    • E.M.C菁英管理委員會介紹
    • New B.E.S.T.新蝙蝠教育服務團隊
    • 志工甄選公告 >
      • 歷年志工甄選錄取名單
    • 志工心得分享
    • 志工專長團心得區 >
      • 2022第19屆助理講師培訓團
      • 2022領導管理團
      • 2021第18屆助理講師培訓團
      • 2021領導管理團
      • 2021行銷管理團
      • 2021MA培育計畫
    • 志工金典獎歷屆作品區
  • 關於協會
  • 連絡我們
  • 2023第24屆大學新鮮人領航營

9月讀書會(2021/09/27)

9/28/2021

11 評論

 
主題:9月讀書會
日期:2021/9/27
書名:《千年一嘆》
作者:余秋雨
​參與人員:北區助理講師培訓團成員
圖片
11 評論
劉耘
9/28/2021 02:22:17 pm

【千年一嘆-讀書會心得】北E推廣組 劉耘:
因為第一次的讀書會主要在做共識,因此心得主要以分享自身對【千年一嘆】一書的觀後感。

在看【千年一嘆】之前,其實自己就有看過【文化苦旅】一書,這兩本書建構我對余秋雨本人或許並不完整的了解。千年一嘆大部分還是敘述千禧之旅,文化苦旅反而有較多關於自身文化的省思。

余秋雨生長在文革前的世界,當時中國力求端正中國人的弊病,追求西方文明的堅強,之後又歷經文革的大血洗。因此有感於中國文化的衰落,希望從探求外國文化與中華文化的碰撞,以及對自身文化的探查與省思,來重建對中華文明的認知。

回到書籍本身,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余秋雨在探訪每個文明時,隱藏在每個篇章中,對於「何以」要探訪文明的原因,以及從中獲得的啟發。除此之外,我很喜歡余秋雨擅長的譬喻手法。雖然在此書著墨不多,但是首章中余秋雨利用短跑比賽詮釋各文明,在覺得精妙的過程中,要理解也花費了一段時間。

我認為余秋雨的文章是需要感受的,也從閱讀中理解自己先備知識的不足,藉由自身先備的相關知識,再到換位思考,對於理解余秋雨的感受或許能更加深刻。

回覆
王姵淳
9/28/2021 06:14:21 pm

北區EMC數位專案組 – 王姵淳
蠻喜歡這次讀書會的氛圍的,大家都很願意發表自己的想法,氣氛特別活絡。關於這次的指定書籍 – 千年一嘆,如果不是這次讀書會提到,我可能永遠都不會注意到有這本書,並且認真的閱讀吧!在書裡跟著余秋雨環遊古文明,用它對於古文明的知識和專業見解補充為基礎,加上親自造訪的實際所聞和感受,一字一句都是經過深思和發自內心的感嘆,喜歡這樣的步調和頻率,簡單字句,卻足以細細品嘗回味。
大家都挺擔心考試的部分呢,不過其實也都很認真的在閱讀,還好我不是最後一名。最後也討論了之後希望進行的讀書會形式,感覺的到每個人對於讀書會的期待都挺高的,都是特別喜歡能在這邊學習到一些什麼,提升自己的所見所聞,也可以讓我們在之後的主持,能有更豐富的素材和想法。

回覆
林妤蓁
9/28/2021 11:53:31 pm

北區E.M.C.人資組 林妤蓁
【九月讀書會/閱讀心得】

  這次是十八屆講培團第一次的讀書會,閱讀書目為玉珠助教提供的《千年一嘆》,這本書是以遊記的方式記錄,內容題材從地理概念到人文歷史,透過走訪許多古蹟及景點,帶讀者進到他的「千禧之旅」。這本書看似枯燥,但如果靜下心來感受,會發現這是一本充滿感情的書,印象很深刻的是書中講到拜倫這位詩人,在海神殿石柱上刻下自己名字的部分,作者一開始本來在石柱較上方的位置尋找他的簽名,因為猜測他的身高較高,但卻意外地發現他的名字竟然是刻在稍低處,雖然理性上刻上名字在建築上好像不太好,但拜倫他刻的位置是在石柱稍低處的位置,這讓人感覺到他對文明的尊敬,虔誠不卑微,與之對比的是其他將名字刻在高處的人們,這也令我不禁思考,這些人們對文明是否抱有尊敬,亦或這些對他們就只是一個需要留下紀念的地方?
  除此之外,書中有一段在講古今文明,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說:「現在的文明最高原則是方便,人類不可能為了偉大而捨棄方便,因此古蹟的魅力不會被取代。」的確,現在是進步十分快速的世代,我們總是一再地追求更快、更簡單方便的事物,但其實只有偉大難以超越的東西,才較能形成一個著名的文化並流傳下去,古蹟的魅力的確不會被取代,但現代的我們,又可以留下什麼東西讓後代尊為「古蹟」呢?
  最後分享讀書會的心得,雖然知道這本書不能以類似考試的方式考大家,但為了讓大家都能閱讀,只能出此下策,不過以結果論來說,至少大家玩得滿開心的(?。也順利地在讀書會中與大家約定好&

回覆
黃龍
9/30/2021 01:24:43 pm

台北BEST推廣組-黃龍
因為讀書會才看書的我,其實自己從小到大是一個不太喜歡看書的人,自己只想要透過影片或體驗來了解事情。【千年一嘆】的目的實際上是環遊世界的文明古國,領略人類文明的精華和感受異國的風土人情、感受歷史的喜怒哀樂。本書的內容有分成很小的章節三至五頁,非常好閱讀而不因為文章過長而失去耐心。
我印象深刻是:
「大家所想要的安全,其實是安全感,而人的安全感多數是以他人的表情為依據的。」,自己對所有事情都沒有安全感的人,總是怕東怕西,自己還小時候,只要看不到前方的事物是甚麼,我就不敢進去,甚至是熟悉的廚房、房間裡,心裡會想很小劇場且開始害怕起來,就像書中提到「站在金字塔前,所有的人都面對著資連穿巨大的問號」。長大之後,因為好奇且為了了解更多的道理與物理現象,才開始積極學習、想知道得所以事物為何存在而讓自己更有了安全感。
「古代希臘追求人的雙重健康:智力的健康和肢體的健康。」自己現在為了安全感,也在追求這兩樣健康。很努力學習智力的健康、積極主動學習,參加暑假幼苗專案、NHP、IPRO課程,但有時候吸收過多的知識而無法吸收,也被老師提醒過太過於積極而沒有完全吸收,目前自己是每天會留三十分鐘給自己沉澱與吸收。同時自己也會顧肢體的健康,每天會運動三十分鐘,因為自己曾經太過於注重智力的健康而忽略肢體的健康,導致身體多病影響學習與生活上的品質,目前兩者兼顧且智力與肢體健康比例是6:4的平衡。
於【千年一嘆】自己也了解很多文明的文化與歷史,簡單的石柱上的文字卻有很多歷史

回覆
曾沛瑜
10/1/2021 02:04:36 pm

北區EMC會執組-曾沛瑜

這次因為講培共同學習,讓我自高中畢業之後的閒暇時間,有機會去閱讀平常不太會涉略的領域的書籍,在當時其實蠻意外助教會推薦我們這本書,我對於講培讀書會的想像,因該是看像是好好說話、說話的內功,教人如何表達的書籍。當時就抱著這樣的疑惑在閱讀這本書,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改變了我當初的想法,在閱讀余秋雨的文章時,就彷彿自己跟著他一起欣賞他當時所看見的景物,即使我從未到過書中任何一地,便能從他的文字中身臨其境。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當中也讓我感受到其實在文字表達上,也是可以有極大的魅力去感染他人。進而之後站在台上運用聲音、肢體等其他元素去感動對方,謝謝助教這次跟我們分享這本書,開啟我閱讀其他類型書籍,從這本書中看到作者對生活細膩的觀察,對事務的執著,才能撰寫出如此動人的文字。期許自己好好的觀察生活、覺察自己感受,進而有朝一日寫出如此動人的文字。

回覆
李雅雯
10/1/2021 04:49:13 pm

台北BEST推廣組 李雅雯
這是是講培團的第一場讀書會,其實在開始閱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不懂讀書會的用意。書本到手第一眼看到其實內心挺抗拒的,因為當初感覺這本書不能讓我學到什麼具體的知識。所以後來我絞盡腦汁在網上看影片看心得看影評,但這些周邊產品的描述還挺有趣的,再次證明了「參」的重要。在看這本書的過程裏面感觸還挺多的,我每一段的描述背後都是過去千年的故事,有輝煌也有破敗,帶給了我很多很多的反思。我也很折服於作者令人回味的文筆, 居然能用如此簡短的用詞拼湊出如此豐富的故事畫面,更震撼的是在看資料的時候發現這居然是一本沒有修改過的隨筆文章,心裏不禁產生想要好好練習的感覺。知道他任職於澳門科技大學,從書本中也能看出來作者在一整段過程裏面的領悟,人生能有這樣一次珍貴精彩的經歷,真的很難得。

我在截取一些事情令我印象深刻的句子分享一下好了,作者在經過雅典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偉大的祖先令後代無所事事」,珍貴的文明隨着時間淹沒,帶給人一種不管多輝煌的現在有一天會逝去的滄桑感。當人失去追求的慾望一切都會回歸塵土,我想這也是文明失落、時代更替的原因之一吧,所以教育真的很重要!教育真的很重要!教育真的很重要!

「這些中東的孩子,難道就註定要當兵嗎?」作者在書中有一張令我挺樣像深刻的照片是他跟中東的孩子們拍照留下的。我在看這一段的時候,不禁想到這些孩子現在都長大了,還活着嗎?在當兵嗎?頓時感到自己真的很幸福。他們在還沒有自我意識的時候便開始受軍事訓練,這是國家和戰Ĥ

回覆
何昀澤
10/1/2021 10:03:13 pm

北區E.M.C. 人力資源組-昀澤

對於千年一嘆這本書的感想只有一個,有夠難取得,這本書不只借不到,後面放棄去博客來買,卻直接缺貨,都讓我懷疑這本書是不是都被我們的人買光了,但後來還好有夥伴推薦盜版電子書讓我可以看XDDD

看過了以後覺得,這本書不是我這種凡夫俗子可以看懂的XDDD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發現需要有非常多的地理知識與中國文學知識,書中提到的地名遺址雖然大部分都有聽過或是看過與其相關的文化,但對其內容卻還是不太熟悉,至少了解了自己對於文化方面的一些知識需要補充。

看的過程其實自己有沉靜在故事當中,會蠻期待他們接下來的故事的,不過裡面的內容有太多東西我不太能夠理解,所以我覺得就是有緣再看吧,或許我下次可以往比較初步的遊記開始看會比較好。

回覆
陳得瑋
10/2/2021 01:52:35 am

台北蝙蝠 隊執組 陳得瑋

這是這屆講師培訓團第一次的讀書會,很特別大家一起看了「千年一嘆」這本書,這才發現我很久沒有看實體書了,特別是疫情過後,之前明明有要求自己每星期要有看書的習慣就沒了,這次的機會也幫我要找回這個習慣,最近有先從看楊老師的線上課開始陪養這個習慣。

這次這本書看完收穫到很多地方的故事和樣貌,也讓我知道肚子有多少墨水就是這個時候可以看出來,因為像是作者到了不同的國家或是程式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和紀錄,如果沒有用心去體會或是觀察是很難會寫出這本書的,也讓我知道任何地方都有屬於我們值得去觀察和體會的,生活當中也要練習去發現這些事情。

回覆
魏彣羽
10/2/2021 01:57:50 am

北區EMC—專案推廣組—魏彣羽
心得:
  在這次的讀書會前有被指派了要提前閱讀余秋雨的《千年一嘆》,其實在初步翻閱書籍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其實看不太下去,不知道是否由於書中的內容較偏向敘事性,以及整體而言歷史、地理的知識量佔比較重,因此對於本身在這方面的敘述方式及知識領域較無興趣的我,就導致更難將其完整、快速的完成閱讀。
  不過也是由於以往有跟一些比較喜歡唸書的夥伴請教過:如何去閱讀一本書,因此這次有看了以往不會留意到的前言、自序的部分,也透過如此發現到原來這本書在撰寫的當下是跟香港的鳳凰衛視當時在拍攝的「千禧之旅」同時進行,因此較善於藉由聽覺及視覺吸收新知的我便去看了當時所拍攝的紀錄片。
  雖然說在這樣以影片汲取大於書籍閱讀知識的狀況下,並沒有使得我的文字、用詞能力得以透過作者的闡述有所提升,但也透由此狀況使得我變得更了解自己的習慣及喜好,最重要的是逐漸了解未來如何運用自己所能快速吸收的方式獲得最大效益的成長。

回覆
朱羿璁
10/12/2021 07:34:00 pm

這次讀書會我的卡戶竟然排名是倒數第二名,今天有這樣的成績我其實蠻意外的,因為我覺得我已經精通卡戶的遊戲規則了,他的計分方式很簡單你只要答對題目你就得分,但他有一個很酷的機制就是只要妳答越快你就能獲得越高分,而這分數級距其實差蠻大的,我當時就開始在思考,如果今天我認真寫,但我讀題很慢,兩次得分每題我都只獲得了兩百分,這樣加起來四百,跟我用猜的,因為我根本沒思考,只要一猜中我就獲得一千分,那麼我跟那些看題目很慢的同學相比我答對一題他要答對五題才能贏我欸,於是我就非常信誓旦旦的迎接這次挑戰,一開始,我運氣爆棚,不小心被我賽中,我直接衝到前三名
我那時候心裡就在想你們這群菜雞,這次比賽我贏定了!沒想到,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說錯話
到後面,我每一題,真的每一題都剛好按到錯的答案,這是我第一次深刻體會到爬上巔峰再跌入谷底的感覺,而我今天之所以會分享這個故事其實不是要鼓勵大家要跟我一樣玩卡戶用猜的,只是想提醒大家要好好讀書,不然瑜真的懲罰真的很可怕!

回覆
彭琳
11/19/2021 10:16:56 pm

北區E.M.C.公企組 彭琳
看到《千年一嘆》時,心裡其實超開心的,受到媽媽的影響而喜歡上余秋雨,對這本書算是久仰大名(?),卻一直沒有機會去讀。

這次真的看了這本書,才發現他比想像中的分量更重,題材也比《行者無疆》更深沉,深沉的原因當然來自於當地的政治不安,尤其當時空背景與西元前幾千年的歷史興衰交錯時,更能感覺到文明的悲傷和無奈。

雖然這樣說,但是遠在地球另一邊的我,除了從余秋雨的字句中感觸到這些情緒,其他的也沒有別的什麼了,反而是當讀書時,可以一邊上網搜尋當地的地理環境、位置,查找各種歷史事件與人物故事,讓我覺得很開心很有趣,有種回到高中時期全班和歷史老師一起討論歷史帥哥的愉悅感,雖然可能看了就忘,但透過這樣的方式,看見不同的文化及別人的人生,也是很快樂的!

回覆



發表回覆。

志工組織

E.M.C.菁英管理委員會
New B.E.S.T.新蝙蝠教育服務團隊

協辦活動

ATC全方位人才培訓營
NHP卓越生命體驗營
大學新鮮人領航營

連絡我們

【客服時間】周一至周五 10:00~18:00
【台北總部】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2號4樓之2
                     (02)2321-1233 

【台中分會】台中市東區力行路200巷32號
​                     (04)2360-7790 
​【電子信箱】
yang.emc@msa.hinet.net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19-2023 YTCA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頁
    • 最新消息
    • 歷年活動
  • 志工資訊
    • E.M.C菁英管理委員會介紹
    • New B.E.S.T.新蝙蝠教育服務團隊
    • 志工甄選公告 >
      • 歷年志工甄選錄取名單
    • 志工心得分享
    • 志工專長團心得區 >
      • 2022第19屆助理講師培訓團
      • 2022領導管理團
      • 2021第18屆助理講師培訓團
      • 2021領導管理團
      • 2021行銷管理團
      • 2021MA培育計畫
    • 志工金典獎歷屆作品區
  • 關於協會
  • 連絡我們
  • 2023第24屆大學新鮮人領航營